+更多
专家名录
唐朱昌
唐朱昌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复旦大学俄...
严立新
严立新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家嘴金...
陈浩然
陈浩然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主任。...
何 萍
何 萍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荷...
李小杰
李小杰
安永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咨询总监,曾任蚂蚁金服反洗钱总监,复旦大学...
周锦贤
周锦贤
周锦贤先生,香港人,广州暨南大学法律学士,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
童文俊
童文俊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
汤 俊
汤 俊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长期专注于反洗钱/反恐...
李 刚
李 刚
生辰:1977.7.26 籍贯:辽宁抚顺 民族:汉 党派:九三学社 职称:教授 研究...
祝亚雄
祝亚雄
祝亚雄,1974年生,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
顾卿华
顾卿华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安永管理咨询服务合伙...
张平
张平
工作履历:曾在国家审计署从事审计工作,是国家第一批政府审计师;曾在...
转发
上传时间: 2025-05-21      浏览次数:172次
天降“扶贫款”?小心成为诈骗洗钱“工具人” 社旗法院审结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来源:社旗法院

 

近日,社旗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被告人郭某因通过微信群以"申领扶贫资金"为名协助诈骗团伙转移赃款,被依法判处刑罚,违法所得亦被予以追缴。该案揭露了诈骗分子利用社会热点政策包装的新型犯罪链条,也为公众敲响法律警钟。

 

从“中间人”到“参与者” 法律底线层层失守

 

20248月,郭某在一“微信投资群”认识一名为“雷彩蓝”的人,称可通过"国家扶贫项目"申领补贴,仅需下载“同心筑梦”APP,后在“扶贫专员”的指导下完成相应操作即可。诈骗分子以"高额扶贫款"为诱饵,要求参与者提供银行卡并协助转账。起初,郭某担心此事可能涉及违法,并未参与其中,但受利益驱使,转而她开始向亲友推荐该“扶贫项目”,且每成功介绍一人即可获得数百元"好处费"。郭某为获利先后介绍杨某、张某、崔某等人提供银行卡接受违法资金,并按照“扶贫专员”指示取现后汇出。

 

随着"业务"扩大,郭某逐渐放松警惕,不仅收取介绍费,还亲自参与资金转账操作,最终形成“上线指令—下线操作—资金分流”的完整洗钱链条。郭某使用本人及他人银行卡为诈骗团伙转移资金21.9万余元,从中获利1900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郭某明知他人转移违法犯罪资金,为获取利益,仍按照对方指示提供银行卡帮助接收、提取、转移违法犯罪资金,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遂依法对郭某判处刑罚。

 

新型诈骗手段:披政策外衣 织隐蔽网络

 

本案中,新型诈骗呈现三大迷惑性特征:一是政策伪装性更强,犯罪团伙精准利用公众对扶贫政策的信任,假借"乡村振兴""扶贫补贴"等国家政策名义,将洗钱行为包装成“政府补贴申领”,利用信任度,降低群众心理防备;二是分工隐蔽化:以微信群为引流渠道,通过APP伪造政府项目界面,虚构资金申领流程,通过"拉人头赚佣金"模式发展下线,形成"推广—认证—转账"黑灰产业链,涉案人员跨区域协作,资金流向复杂;三是心理诱导精准化:针对部分群众“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以“介绍他人不违法”为诱饵,逐步降低参与者的警惕性,最终使其沦为犯罪链条的一环。

 

温馨提示:间接参与≠不违法 贪小利必担刑责

 

当前诈骗犯罪呈现“合法外衣+技术工具+利益捆绑”新趋势。公众需警惕三类行为:一是对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政策补贴”“公益项目”保持警惕,勿随意下载陌生APP;二是切勿出租、出借银行卡或协助他人转账,即便未直接实施诈骗,也可能成为犯罪帮凶;三是拒绝“拉人头赚佣金”诱惑,介绍他人参与违法活动同样需承担法律责任。该案的审结揭示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复杂形态,彰显了司法机关打击新型电信网络犯罪的决心。也再次警示:任何为犯罪“输血供粮”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严惩。广大群众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遇可疑网络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抵制以“扶贫”“补贴”为名的诈骗陷阱,守护自身财产安全,共同筑牢反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