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博反洗钱
近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令〔2023〕第2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3〕第4号,废止了11件规章和36件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4件反洗钱规范性文件。
1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证券期货业和保险业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反洗钱规定防范洗钱风险的通知》(银发〔2007〕27号)
17.《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卡业务反洗钱监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09〕151号)
2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的通知》(银发〔2010〕48号)
3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法人金融机构反洗钱分类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银发〔2017〕1号)
此次废止公告,关注度比较高的当属2017年的反洗钱分类评级管理办法,废止该文,代表着金融机构不再需要开展反洗钱分类评级工作。在《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银反洗发[2021]1号)下发后,是否停止反洗钱分类评级工作一直未明文规定,部分地区采取洗钱风险评估与反洗钱分类评级并行、部分地区暂停反洗钱分类评级等不同方式。按照2021年1号文规定,机构洗钱风险评估的周期为24或36个月,如果按照此周期报送,监管部门则不能及时了解金融机构反洗钱履职情况,所有实际执行工作中,洗钱风险评估工作极有可能会每年开展一次。虽说初次洗钱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在系统化以后,工作效率则会大大提高。对于废止的文件,我们是否就应当完全废止?其实不然,废止的文件只是代表监管部门不再强制要求执行(或者部分文件条款已有新的文件规定),对其中部分指标、内容,我们仍可以借鉴、参考,如反洗钱分类评级指标用于评估指标,如2010年48号文规定应确保监测分析工作可回溯等等。
回顾近年来废止的重要反洗钱文件,主要废止方式包括央行发布公告,或出现新的文件,如:
通过近年来央行发布相关信息来看,未来将会新增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制度、定向金融制裁工作机制、受益所有人制度实施细则等反洗钱制度,如《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管理办法》和《受益所有人填报要素报表》、《公证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注册会计师行业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等。
随着反洗钱法修订公布及客户尽职调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预计未来反洗钱相关配套政策将会迎来一次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