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07日 10:20 来源:比特网
比特网(Chinabyte)7月7日消息 央行一则《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让之前数年一直从事“地下交易”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有了“正规军”的感觉。然而,伴着随着《办法》的出台以及相关明细的完善,国内数百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否顺利通过央行的“大考”,也依然成为业界揣测的重点。
易观国际一组数据显示,在2010年一季度互联网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58.8%和24.8%的市场份额占据前两把交椅。快钱、ChinaPay、环迅支付、易宝、首信易、网银在线和云网支付则以10%以下的份额列于第二梯队,而其余近300家小型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共才0.7%。
从上一组数据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支付牌照即将执行的前提下,只占到0.7%的数百家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前途命运已岌岌可危。
支付牌照申请门槛不高
“其实从央行颁布的《管理办法》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申请的门槛并不高,至少比我们之前的预想要低一些。”在谈到对于第三方牌照申请的相关条件时,接受比特网咨询的上海环迅支付市场部总监卓栋炜给了这样的评述。
的确,在此之前,业界对于央行即将出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申请条件给予了诸多的猜测,其中对于资金的备案以及注资方的背景最为看重,当时有一种普遍的猜测就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绝对不允许有外资的进入占让外资占有绝对的控股权,其次就是对于有风险投资以及不明第三方资金的注入的支付企业均有可能遭到申请的拒批,当然,最直接的理由无非就是防止第三方支付一旦掌控了大量的资金之后主管部门难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
不过,从颁发的《管理办法》中来看,央行对于这些方面的控制明显没有特别强硬,《办法》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其中,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的《管理办法》当中并没有明确限定资金的来源,只是标明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注册资本,这对于一些目前从事全国以及部门省、自治区第三方支付的企业来说并不困难,一些稍具实力的第三方企业都可以通过资金挪用的方式来满足这个数额的注册资金。此外,办法当中也没有明确规定第三方支付的外资引入以及风险投资的管理办法,这无疑为第三方支付的资金引入提供了更多的便捷途径。
“目前来看,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支付牌照申请的确门槛不高。”接受比特网咨询的卓栋炜也坦承很多企业可能都能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过他也同时表示,“门槛不高导致入付企业之间竞争会加剧,或许随着办法出台之后的细则完善,这个行业当中会有更多的被淘汰者。”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全国3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中,此次向央行报备的共约130家,其中上海70家左右,北京、广州各约30家。在备案材料中,既包括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也包括经审计的上年度财务报告和高管人员名单、履历。
行业经历四轮“火拼”
既然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牌照申请所设门槛不高,那么接下来就该是支付企业之间头破血流竞争了,在《管理办法》颁布随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方支付企业也经历了“四轮”的火拼。
首先就是比拼实力。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阵营之首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即将“正规”化之前,开始大肆宣扬自己在这个领域当中的领头军位置,不光是亮出了自己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对于捆绑电子商务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优势予以了详细的陈述。
其次就是开始了自身的洗白。在此之前,第三方支付的盈利一直成为他们不愿提及的敏感话题,而随着其中部分企业涉嫌成为国际赌博案当中的中转平台,从而抽取巨额佣金等事件的曝光,首当其中的便属深陷“赌博门”的快钱和支付宝等。随后,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开始纷纷对外表示自己“清白”,称自己一直是合法的经营机构,更是为牌照的顺利申请铺路。
最后比拼便是诚信与安全了。第三方支付企业所要面对的很多都是企业用户,所涉及到的资金也相对庞大,其中诚信与安全便成为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了,这种安全一是考虑到网站上支付所存有病毒木马的侵犯;二则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本身的企业信誉问题,在此之前,业界就已经有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收进现金之后卷款潜逃的先例。在沉淀了大量资金的平台背后,第三方支付企业如何进行合理的监管,便成为竞争当中又一个让支付主关注的重点了。
其实,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成熟,被纳入银行的监管已是大势所趋,但究竟给予第三方支付平台多大的行使权利,依然成为我们将要关注的下一个重点,目前国际通行的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将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视为纯粹的货币转账企业或是货币服务企业,不过要接受政府反洗钱监督机构的调查;二是欧盟模式,即规定第三方网络支付媒介只能是商业银行货币或电子货币,这就意味着第三方网络支付企业必须取得银行业执照或电子货币公司的执照才能开展业务。
分析人士认为,支付牌照的申请只是这个行业步入正规化的一个起点,随着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进一步认可以相关办法的明细出台,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将逐步加剧,而且细分趋势也会更加明显,“单就网民个人来讲,拥有电子商务平台的淘宝和腾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多的是要针对企业用户,而这个市场显然是有限的,对于一些目前依然赢利问题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就算是获得了支付牌照,也有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