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04:50金融投资报
“热钱”加速流入,三季度外汇储备猛增1940亿美元
据新华社电 央行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955亿元,同比多增788亿元。至此,今年以来,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突破6.3万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信贷增长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但近期信贷呈现出加速增长之势,对此监管层还需对银行放贷节奏有所把握。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指出:“9月份新增贷款接近6000亿元,略超监管层预期,这也是此前六家放贷过快的银行被要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
近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被要求将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市场认为对银行准备金率实施差别上调,与相关银行流动性过于宽松有关。
整体来看,银行放贷冲动在第三季度正有所加剧。数据显示,从7月份的5328亿元到8月份的5452亿元,再到9月份的接近6000亿元,几个月以来,人民币月度新增贷款额逐渐加大。
根据年初设定的货币信贷增长目标,今年广义货币M2将保持17%左右增速,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控制在7.5万亿元左右。但由于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3万亿元,已占到全年7.5万亿元规模的84%,突破了“3:3:2:2”的季度指标所要求的比例。过多的信贷投放不但会让市场显现流动性过剩压力,而且也容易给当前扑朔迷离的物价形势增添更多变数。
在CPI不断走高、发达经济体酝酿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当局对通胀压力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在央行9月底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中,有别于上一次会后声明,在管理通胀预期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长的排序中,在此次会议的会后声明中,央行首次将“防通胀”提到了首位。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四季度货币信贷增长将回归平稳状态。赵庆明认为,随着四季度经济增速的放缓,预计今后几个月贷款增速将有所放缓,即便全年信贷增量超过7.5万亿元,总体也不会超出很多。
央行13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940亿美元,远远超过一季度479亿美元、二季度72亿美元的增幅。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分析人士认为,非美货币大幅升值下,以获利为目的的短期资本加速流入,是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应警示“热钱”流入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