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专家名录
唐朱昌
唐朱昌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复旦大学俄...
严立新
严立新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家嘴金...
陈浩然
陈浩然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主任。...
何 萍
何 萍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荷...
李小杰
李小杰
安永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咨询总监,曾任蚂蚁金服反洗钱总监,复旦大学...
周锦贤
周锦贤
周锦贤先生,香港人,广州暨南大学法律学士,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
童文俊
童文俊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
汤 俊
汤 俊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长期专注于反洗钱/反恐...
李 刚
李 刚
生辰:1977.7.26 籍贯:辽宁抚顺 民族:汉 党派:九三学社 职称:教授 研究...
祝亚雄
祝亚雄
祝亚雄,1974年生,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
顾卿华
顾卿华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安永管理咨询服务合伙...
张平
张平
工作履历:曾在国家审计署从事审计工作,是国家第一批政府审计师;曾在...
转发
上传时间: 2018-07-16      浏览次数:923次
金融科技和监管应“比翼齐飞”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从互联网金融元年的喧嚣,到如今金融科技的热潮,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从最初的渠道创新,走向了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风控、产品创新,正逐步深入金融业的核心地带。然而,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既给了金融创新前所未有的试验场景,同时也带了某种程度上的监管套利。因此,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阶段,须做好金融科技与监管的平衡,实现提升效率和保持稳定的监管目标。

科技拓展金融服务边界

近年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越来越多的金融与技术场景跨界融合,金融科技备受瞩目。随着金融机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的逐步增加,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德勤亚太区投资管理行业主管合伙人秦谊在第四届中国财富论坛上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过去十年、特别是最近三年发展过程中,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开始加强合作。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欧洲传统银行中有77%的银行随时准备和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介绍,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行业主体来看,包括大规模采用金融技术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互联网、电商巨头利用自身优势,在金融业务技术输出方面布局适度隔离;纯粹提供技术服务外包的机构以及利用新技术从事类金融业务,包括P2P业务等。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领先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可以大幅提升金融服务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让每个用户都能获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享受金融科技带来的成果。

例如,为适应金融科技时代的发展,商业银行纷纷布局大数据平台,通过行内外海量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挖掘,到基于细分场景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思维的蓝图规划,在客户画像、用户行为分析、精准营销、财富管理、风险管理、可视化分析等领域落地实施,积极推进智能金融的理念,拥抱新的技术促进金融变革。

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余红永指出,科技在资金管理、获客、审批和贷后等消费金融全生命周期的环节都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和赋能。他以中邮消费金融的实践举例,中邮消费金融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秒批秒贷;通过大数据的实时计算、AI技术实现了动态人脸识别,有效防范了伪造欺诈;推动构建社交网络,防范团伙欺诈,通过客服智能机器人,响应各种咨询和投诉,降低服务成本。

同时,科技金融是落实创新资源市场配置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科技金融能够很好地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构建非常高效的科技供给体系。另外,科技金融也是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积极实践。

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要同步发展

金融与科技日益融合,相互推动,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告诉记者,技术引进来以后,风险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的,因为技术带来的风险杀伤力更强。因此,金融机构在发展金融科技过程中,要注重吸收互联网公司的容错机制和创新机制。

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要同步发展。狄刚表示,监管一定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随着发展深入,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可能趋于融合。在非现场状态下,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现场监管的效果,所以要强化技术监管、在线监管、数据监管,实现监管功能的可嵌入和可持续迭代能力。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尚处于不断探索和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金融科技在业务、技术、网络、数据等方面,正面临着一些风险和安全挑战。比如在业务安全方面,由于金融机构账户、渠道、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性不断增强,业务连续性的管理难度增大。在技术安全方面,也发现有的机构在未经过严密测试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追求所谓颠覆式技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导致技术选型错位、资源浪费,安全事件频发等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和安全挑战,李东荣认为,从金融监管部门到从业机构,都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李东荣提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制度建设,扎实做好安全技术防护。

更为关键的是,要紧密结合金融业务需求。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它不能离开金融的场景和业务需求去空谈技术先进性和安全性,从业机构应该围绕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和传统金融服务所暴露出来的短板,审慎地选择相对稳定成熟、与业务发展契合度较高的数字技术,明确与相关合作方的责任划分管理要求,科学制定实施技术应用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金融科技创新,避免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应用误区。

为建立完善中国金融科技安全保障体系,李东荣呼吁,中国金融科技安全保障体系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抓手,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